第1601章 苏轼出事(2 / 2)

刑宋 沐轶 1705 字 20天前

卓然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,说道:“具体是谁就不说了,总之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。苏轼绝对不会有事的。”

王显知道卓然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随意夸下海口。他既然能这么说,就一定是心头有了主意,不由得惊喜交加。说道:“若是如此,那就好。”

说着,便告辞走了。

卓然没有马上去探望苏轼。因为明懿公主从宫里传来的消息,说宋神宗对这桩案子非常重视,多次召集御史台的人询问案情进展,审查罪证。但是他一直没有表态具体该怎么办?

卓然知道宋神宗这明显是在做姿态,让满朝文武都知道,谁敢反对他的变法,苏轼就是榜样。即便是嘴巴上写诗搞文稿,口头反对抨击,贬低毁损都不行。他就是要用御史台这帮张牙舞爪的样子来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政策,雷声大雨点小。最终会从轻发落,甚至不会免掉苏轼的官。

这也可以见到宋神宗高超的政治艺术,用这件事一方面达到了震慑那些旧党的目的。同时最终也给桀骜不驯的苏轼一个下马威,让他知道谁才是老大?

所以卓然决定找一个苏轼最需要心理安慰的时候再出现在他面前,这个时间就是调查的罪证都已经尘埃落定,找不到新的东西了。宋神宗让御史台开始准备作出判决,这种悬而未决的时候,才是苏轼心头最慌张的时候。那时候自己出现,或许对他有更大的帮助。

因为天牢不能是想去就去的,关在天牢的人,一般是不会被同意去探望的。也不会同意家属或者其他人去探望。所以现在卓然提出要求去探望,天牢的看守没有谁敢同意他进去见苏轼,肯定要求禀报宋神宗裁决。

而宋神宗是不会答应自己这个时候去见苏轼的,只有在宋神宗的敲山震鼓已经达到了他满意的效果。他决定借坡下驴的时候,才会同意自己的探望要求。甚至有可能还会把自己叫去询问意见。毕竟自己是提院的人,对案件的裁决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。

明懿在宫中探听案子的进展,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。案件发展得很快。

因为文人整文人,最知道从哪些地方找罪证。而这些罪证根本不需要像卓然那样尸体检验,调查询问到处寻找线索,摸底排查锁定嫌疑人。这些繁琐的经历都不需要。他们只需要坐在书房里头,把搜罗到的苏轼的书稿逐字逐句的推敲。以便从中找到讥讽朝政,目无尊上的罪证诗句就可以了。

有些诗句明显不是这个意思,也可以牵强附会。当然,事实上在五台史案中,御史台翻出来的所有的罪证,基本上苏轼都认可了,承认这些诗句中的确含有抨击新法的意思。有些诗明显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写的。

因为苏轼知道,整他的人也都是饱读诗书之辈。要在文字上耍手段,避重就轻,或者全盘否认,那基本上不可能过关。反而给宋神宗一个胡搅蛮缠,抵赖的坏印象。

苏轼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了。想的就是御史台怎么认,他就怎么认,争取有个好的态度。因为抨击朝政,他对新政心怀不满这一点,朝野上下无人不知。他是典型的旧党,是司马光一伙的,并且是领袖人物。如今人家从他诗篇中找罪证,他又如何用诗篇去否认呢?

最终的意见由御史台拿了出来,报到宋神宗那里去了。

明懿通过宫里的关系,看到了草拟的意见,赶紧报告卓然。御史台当真是下手狠毒,居然要判处苏轼处斩。卓然深深的感觉到,文人害文人同样也是下手何其毒也。

得到这个消息之后,卓然立刻写了份奏折,要求自准许自己到天牢去探望苏轼。毕竟两人是同僚又是好友,其他话什么都不说,更没有说求情的话。

这事报上去之后,很快就得到了宋神宗的批复。而且只是个口谕,并没有纸面上的东西。叫了个传旨太监到提刑院告诉卓然可以去探望,说是宋神宗的口谕。也很简单,只说准许他去,没有更多的废话。也没有问卓然对这件事的态度。

卓然带了一坛好酒来到了天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