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堂之上,自然是知道秦王钱的。
但百姓却不知道,大唐并不信息爆炸的时候,就算是有了报纸,流传信息的速度也并不快,更何况李元兴的秦王钱并没有在报纸上出现过。
第一个拿到秦王钱,并且使用的,是一个杂货商。
他给秦王庄送来了八千线轴,这八千线轴不值钱,只换了三贯五百文钱。
郑和给了他三十个一钱的小银币,第一批一钱的小银币清一色的印着秦琼的头像,这是李二的意思,也是李元兴的意思。毕竟秦琼救过李二数次,而且在李元兴刚到大唐的时候接触的也是秦琼。
所以第一批一钱的小银币就选择用秦琼的头像了。
然后又给了九十个五钱铜币的农币,以及十个一钱的兵币。
秦王府的信誉那是没说的,这个杂货商半句都没有问,拿上钱袋就走了,他甚至都没有去数,只是当时不经意的看了一眼,也没有太在意。
只是知道,这里有一些小银饼,一些铜钱。
等回到家之后,准备入账这才发现,钱币很是不同。精美的象首饰,不象是钱了。
他的长子算是庶门士子,当天中午要去买些纸笔,他随手抓了几枚一钱的银币,几个铜币。并且说道:“这是秦王府给的钱,头一次见,应该能买纸笔的。”
“大!秦王府的钱,不是应该能买,而是肯定能买!”
从时间上算,就在李元兴身在军营的时候,还没有给军士们发军饷之前,第一枚秦王钱已经进入了长安的市面上开始流通。
“小哥这钱……”书杂铺的掌柜拿到钱之后,看着有些呆了。
“秦王府的钱!”
“不,不!”掌柜的摇了摇头:“不是说这钱不能说,只是头一次见却是新奇。”不知道掌柜的最初的怎么想的,至少在他开口之后,态度却是非常认可这钱。掌柜的对伙计说道:“给这小哥再多一刀纸,这一个银币后面有数,是一钱银,顶上一百二十个钱!”
书生就是书生,就算不是书呆子,也是非常的古板。
要是换个街上的闲汉,怕是就当占了便宜,拿了东西就走。
“我父为秦王庄送货,秦王庄的管事叫这个是一银币,当一百钱折给我父,所以我不能买你一百二十钱的纸!”
“小哥还有铜钱吗?”掌柜的追问了一句。
书生从怀里拿出钱袋,找出一枚五钱的,和一枚一钱的。
掌柜的笑了:“秦王殿下仁厚,秦王府上下作事极是公道。那管事所说没错,就是一银币当一百钱,但当的是秦王府的铜钱,不是这杂钱。”说着,掌柜的拿出一个旧制的铜钱摆在一起。
不比没感觉,这一比就自然就见高下。
先不说这铜是否好,就是这精致的程度立见高下。
“优钱,与劣钱。自然是可换差的,你读书应该知史,大汉朝那会,上铜钱与下铜钱就差了不少,安心多拿这一刀纸,为人论诚信,为商也诚信!”
书生长躬到底,拿着自己买的纸,还有几支新笔离开了店铺。
西市的店铺,特别是这些小店自然是一间连着一间,旁边几家店的掌柜也都过来,头一次见到这么精美的钱,自然要看个热闹了。
“此钱,硬货!”一个掌柜说道。
硬货,可以理解为保值,或者是钱是优钱,也可以理解为这钱必然可以天下通用。要知道有些州县只认以货换货,再往外走,异邦各小国,怕是见了这钱,也会认。
“这钱手工都不止一钱银子!”又有掌柜的说道。
“秦王殿下肯定不会贴上工钱,只是咱们这些人不懂。这银似乎是八分银,加上这作工,当一钱银不算多。这铜似是七分青铜,以钱而论这已经是上等钱了。如果秦王庄愿意以劣钱换这些上等钱,我家中倒是愿意存这样的钱币!”
几个掌柜在讨论着,倒是很喜欢这样的钱币。
因为精美,因为精致。
“不知道,长安报上会不会有这些钱的文章。想来,十二钱换十个秦王钱,应该是正好的市价。”
长安的消息流通速度太慢。
一直到李靖等人到了长安,这钱已经流出两天了,东西两市也不过大半的店铺知道有秦王新钱出现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