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节(2 / 2)

许昕华这个热水澡泡得并不舒服。老家的房子跟她去年回来时一模一样,她去年给许父许母的几千块钱,也是希望他们能用于改善生活,比如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,让自己住得更舒服。

不过由于许大哥和许二哥要去羊城打拼,许母把钱给了他们,剩下的应该也不够做什么。

当然了,即使许家兄弟回来把钱连本带利都还给了他们,甚至还献上了他们自己的孝敬,老两口也不会想到要修整房子,他们家的在村里已经算不错了,许父许母一直为此自豪,觉得自己很能干。

其他的许昕华都能适应,可冬天洗澡没有浴霸真的不能忍。当然条件这么艰苦,她也不再坚持每天洗澡,尽量少受点罪,可厕所是每天都要上的,这个无法避免。

蹲着最原生态的厕所,真的很需要勇气和毅力。许昕华光是想想都头大了,很不得少吃两碗饭,这样就可以坚持不去厕所了=_=

迅速洗了战斗澡,许昕华顺便做了决定,在家过年的这些天要不遗余力的劝许父许母,把家里装修一下,最好是把推了重建,建栋小别墅,连设计风格她都想好了,直接把郁白文家的格局搬过来。

劝说许父许母之前,还可以把许大哥和许二哥动员起来,夫妻同心,他们俩再加上各自的媳妇,就是五对二,胜算就要大很多。正所谓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在羊城住习惯了,许大哥和许二哥在家的这些天应该跟她一样压力山大。

因为家里人实在太多,许母不放心,便一直注意着闺女的房间,一看见房门打开,许母就过去帮她收拾房间了。

有妈的孩子是个宝,许昕华什么都不用做,洗澡水她妈一个人就端出去倒了,顺便把她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带出去,准备明天一起洗,接着许母又进来帮她整理箱子,不放心的叮嘱道:“你刚洗完澡,等身子暖和了再出去,不然要着凉了。”

说这话的时候,许母还不着痕迹的瞥了许昕华身上的羽绒服一眼,这款式跟外面那些面包服差得太远了,一看就很轻,她刚上手摸了一下,拎在手里一点分量都没有,实在不相信这衣服能保暖——要实在不喜欢厚重的棉衣和面包服,还可以买呢子大衣啊,她今年给她买的呢大衣,老大老二刚带回来的那天,一群人就催着她赶紧试一试,她穿在身上暖和的,都舍不得脱下来,呢大衣可舒服了!

自己那件呢大衣还没舍得穿,全村的人都已经在羡慕了,这么好的料子,款式又漂亮,十八岁的小姑娘都想穿,难道还不够时髦吗?可她闺女偏瞧不上,花好几百买了件没毛衣重的外套还美滋滋,这臭美的毛病真是长大了都改不掉!

许母虽然是抱怨,脸上的笑容却挡不住,许昕华当然看出来了,乖乖抱着许母刚灌了热水的暖水袋,坐在床上暖身子,笑嘻嘻的问:“妈,我让哥给你带的衣服合身吗,怎么没穿身上?”

提到闺女买的新衣服,许母脸上彻底笑开了,但还是压了压嘴角,矜持道:“我又不像你们小孩子,有新衣服恨不得立刻穿上身。过年走亲戚再换,现在还有衣服呢!”

许昕华暗想,其实小孩才最喜欢过年穿新衣服呢!不过瞧这模样,也说明她选的衣服深得母上大人的欢心,许昕华很满意,她就知道,给中年妇女买衣服,面子比实用性更重要——在老家临阴这边,新人结婚都不会特意穿婚纱,能给新娘子买件漂亮鲜艳的呢大衣,就很有面子了。

可见呢大衣的江湖地位颇高。

母女俩正说着话,许二嫂抱着孩子进来了,热情的冲许昕华道:“小华一回来,二宝也睡醒了,刚给他喂了奶,正好抱过来认姑姑。”

国家提倡男女平等,大力推行独生子女政策,虽然农村户口在头胎是女儿的情况下,可以允许生二胎,但多少也受了点政策的影响,开明一些的人家,对女儿也越来越重视了。

很简单的例子——取名。古人取名有严格的字辈,现在不讲究那么多,但是老一辈也会注意这个,给儿孙起名,中间或者最后一个字相同,或许没有古代名字那么多含义,别人一听名字也知道这是一家子兄弟,而闺女却很少被排进字辈里。

包括许昕华和她大哥二哥,“许安”“许鹏”听着就像亲兄弟,“许昕华”就不太像亲兄妹了——原身没要求改名之前也是三个字,跟她哥差很远。

许昕华也知道,许父许母未必是有意的,但不经意间的区别对待,更容易体现问题。

而现在的年轻父母给儿女起名,一般都会统一风格,就连大表哥孙国伟,千辛万苦的求了个儿子,他儿子的名字也没有区别对待,跟姐姐们一样中间都带了个“晓”字——跟以前相比进步了不少,至少有了“平等”的地方。

许家紧跟潮流,对新生的小孩也很“平等”,大侄女小名叫大宝,小侄子就跟着叫二宝,没有因为二宝是孙子,就一定要取个比孙女更金贵、更响亮的名字。

“我也正想去看看大宝和二宝呢,二嫂你就来了。”许昕华也笑眯眯的,朝许二嫂伸出了手,“二嫂教我抱抱他,哟,小家伙还睁着眼呢!”

许母问二媳妇,“你爷爷他们还没过来吗?”

闺女回家是“大日子”,许父许母早就准备好了,这天要请许爷爷许奶奶过来吃饭,许父就两个兄弟,请了老父老母,索性把兄弟也叫上,特别是小弟,老大老二还要请他去羊城帮忙。

因为客人还没到齐,许昕华才有时间躲在房间里聊聊天。

许二嫂一边耐心教小姑子怎么抱孩子,一边回答:“爷爷、小叔和二叔一家都到了,就是奶奶和三婶还没来。”

“我过去看看。”许母看她们姑嫂聊得融洽,就放心出去了。

许大嫂正抱着孩子坐在客厅,一脸眉飞色舞的和旁边的三姑六婆聊天,家里装了彩电,最得意的就是她了,别人想来他们家看电视,怎么着也得捧着主人一些,许大嫂喜欢被奉承,三姑六婆就顺着她的喜好可劲夸,夸得她整个人都飘飘然了,连妯娌离开了好一会儿都没发现。

还是一个跟许二嫂关系不错的新媳妇问道:“许二嫂子去哪儿了啊?”

“应该是喂奶了吧?我之前听见她儿子的哭声。”

“我好像看到她抱孩子出来了一会儿,后来没注意,她就不见了。”

冷不丁听到这段对话,许大嫂一个激灵,清醒过来,抱起怀里的闺女,腾地就站起身,别人不知道老二媳妇去哪了,她还能不清楚吗?她惯会卖乖讨好,现在家里最能干的是小姑子,许安许鹏加起来都没有她一个人赚得多,现在小姑子回来,老二媳妇肯定抱着孩子讨好小姑子去了,真是不要脸!

许大嫂既急且恨,生怕跟她不对付的妯娌从小姑子那里捞了什么好处,抱着孩子匆匆往许昕华房间走,邻居家一个嫂子本来想问她去哪,一看她的方向,也把话吞回了肚里,和旁边的嫂子们对视一眼,都是一副了然的笑容。

第72章 变美丽的第七十二章

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,事实上不需要许昕华的加入,许大嫂和许二嫂这台戏就已经很精彩了。

许大嫂对许昕华的态度,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——远香近臭。

原来的许昕华天天在家那会儿,姑嫂俩完全是相看两相厌的状态,许大嫂惯爱掐尖要强,说话也不好听,那个许昕华娇宠到大,也不是吃亏的主,许大嫂要说她一句,她能回两句三句,直到噎得许大嫂无话可说为止。

针锋相对久了,就算只有一分的矛盾,也能上升到九分十分,姑嫂两人越来越水火不容,许大嫂也把许昕华当眼中钉,完全没注意过家里的其他人。

后来,许大嫂怀孕,许昕华跑去羊城打工,许大嫂自认为这一仗她赢了,赢得十分漂亮,春风得意之际,却发现妯娌竟然不声不响就得到了公公婆婆的喜欢,她肚子里还揣着他们的长孙,却被安排跟妯娌干一样的活,这不是偏心是什么?

许大嫂如临大敌,第一次对这位软得跟面团人似的妯娌重视起来,然后才发现,她一进门就跟小姑子掐得跟斗鸡眼似的,其实好处都没捞着,真正得了便宜的是妯娌,因为她把小姑子“逼”走了,公婆丈夫他们看在她怀孕的份上,嘴上没说什么,心里却对她有了意见,而自从进门后就不争不抢的妯娌,在她的衬托下变得特别乖巧懂事,成了公公婆婆最看重的媳妇。

她这个怀了孕得长媳,反而比不过弟媳了!许大嫂恨得牙痒痒,她平生最讨厌被人抢风头,一开始是小姑子,小姑子走了,妯娌又突然冒头,于是许二嫂一举超越许昕华,成了许大嫂最讨厌的人。

本来嘛,许昕华和许大嫂也没态度利益上的矛盾,因为按照这个时候的习俗,闺女嫁了人,就成了别人家的,户口在婆家,分田分地也是随婆家走,娘家的一切都跟她没关系了,许家疼闺女,最多陪一份丰厚点的嫁妆,只要嫁出去,再回来就是做客,都管不到娘家嫂子头上,更别提跟嫂子掐尖要强了,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跟小姑子计较太多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

而妯娌不一样,只要是儿子,就有权利继承家里的一切,过去都是长子继承大部分家产,但现在已经不讲究这个,以后分家,谁继承的东西多,谁分的田地最好,老人愿意跟谁生活帮衬谁家,全凭老人自己的喜好。

这个时候,许二嫂越会在公婆面前卖好,许大嫂的危机感就越多——他们现在的条件跟以前还不一样,公婆手里有钱,饭店赚了钱有他们的一份,他们三兄妹也是孝顺的,就说去年,小姑子在外面才干几个月,回来给公婆的孝敬,据她猜测至少有一千,甚至两千都有可能,今年她赚得多,给爹妈的能少吗?

而她男人和小叔子的性格,孝顺父母的事会落于妹妹之后吗?

许大嫂暗地里算了算公婆的小金库,就今年,两老说不定能攒个几千,甚至有可能上万!